在
大功率直流電源中,主電路一般采用晶閘管三相全控橋式整流電路,其關鍵在于如何準確、可靠、穩定地控制晶閘管的導通角。目前,大功率直流電源現場應用中較為普遍的控制方式大都采用KC或KJ系列小規模集成電路,即采用三相鋸齒波信號和直流控制信號相比較獲得的移相信號。然而,三相鋸齒波信號的斜率、占空比、幅度等與每相的器件參數密切相關,并且比較信號中小的干擾可能造成較大的相移誤差,因而電路的可靠性和自動平衡能力較差。
大功率直流電源利用單片機作為控制電路,根據三相全控橋觸發脈沖之間的邏輯關系,直接產生六相高度均衡的觸發脈沖,可以克服KC、KJ系列電路均衡性差的缺點。但是,由于現場系統工作在強電干擾比較嚴重的場合,為了減小干擾可能引起程序運行紊亂,造成系統失控而引起主電路器件的損壞。
另外,為了增強系統的功能,加強人機對話能力,實現顯示、打印、命令輸入、循環檢測、過壓過流保護以及軟件PI調節器等功能,必須采用雙CPU并行工作。但雙CPU并行工作既增加了系統的復雜性,又降低了系統的可靠性和實用性。
電子產品的芯片的高度集成,功能要求越來越多,體積要求越來越小。今天的大功率直流電源得以快速地向小型化、高功能與高效率發展。高性能的元器件在高速度運行下會產生大量的熱,這些熱量必須立即去除以保證元器件能在正常工作溫度下以高效率運行,因此熱傳導相關技術隨著電子工業的發展不斷地受到挑戰。
散熱原理:
散熱器的散熱形式主要有輻射和對流兩種形式。
輻射換熱:熱能用輻射形式傳播,不需要借助任何介質,可以在真空狀態下傳播,比如太陽的熱能經過宇宙傳到地球上。
對流換熱:通過空氣或其他介質傳播熱能,比如對流散熱器將空氣加熱。空氣將房間內一切物品加熱,對六器主要依靠空氣運動傳播熱能。
傳統意義上所稱的輻射散熱器,是指輻射散熱器在總散熱量中占相對份額的散熱器,目前通常較典型的輻射散熱器如鑄鐵、鋼制柱式散熱器、銅鋁復合散熱器等等,其中依靠輻射作用所傳播的熱能只占30%,另外70%熱能是以對流式傳播的。而對流散熱器是基本無輻射換熱(或極小)的散熱器,如銅管對流散熱器,銅管對流散熱器利用熱空氣輕,向上流動的原理,空氣循環達到全房間的升溫,比輻射式的散熱器更加舒適、升溫更快。
對于大功率直流電源的散熱原理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大功率直流電源內部采用線性串聯和可控硅調整模式,具體超高的高準確度、高穩定度、低紋波系數以及高抗干擾等特性,主要應用于科研單位、實驗室和電子產線等需要高精度直流穩壓穩流電源測試時使用。